摘要
职位数量: 1
招聘人数: 1
学历要求: 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报名中
截止日期: 2025-12-31
工作地点: 北京
公告详情
信息项目 | 信息内容 |
标 题 |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张名姝研究员、王存玉院士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
招聘人数 | 1名 |
招聘单位 |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 |
合作导师 介绍 | 王存玉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牙学院和工程学院杰出教授,口腔和系统健康科学系主任。UCLA肿瘤研究所和干细胞研究中心的成员。在分子信号,转化医学和口腔医学领域主要从事三个方面的研究:分子信号和癌症转移治疗;慢性炎症和感染的分子调控;干细胞特性的分子和表观遗传调控和颅面再生。在过去的30年中,他的研究成果不断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累计被引60,000多次,国内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科学人才,包括长江学者,杰青和优青等。近年来,研究方向有所调整, 主要从事成人干细胞和骨衰老的分子和表观遗传机理, 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免疫治疗,以及靶向肿瘤药物的研发。特别喜欢与富有创新精神和勇于挑战重要科学问题的年轻人一起工作和进步,鼓励博士后独立工作,从事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新课题。 张名姝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首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择优支持计划”和“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深层、超分辨、多模态生物光学成像探针及标记技术开,基于荧光成像的致病机理研究,以及疾病诊断、精准分型和药物筛选等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2篇)、Cell Research、Nano Letters、PNAS(2篇)等高影响力期刊。主持和参与国自然面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北京市重点等项目。任Biophysics Reports青年编委。 研究方向: 联合研究团队聚焦癌症临床样本的成像组学以及多组学研究,着力于发展新型蛋白多重标记技术和空间组学成像方法,结合膨胀显微镜等超分辨成像技术、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分析以及多组学联用,系统解析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挖掘具有诊断价值的成像表型及分子标记物,为癌症早期诊断、精准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
岗位职责 | 1.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研究课题并发表高水平论文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协助导师承担相应的学术研究、申报科研基金和培养研究生等工作。 |
应聘条件 | 1. 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不超过两年),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 博士阶段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病理学等领域接受过良好科研训练,工作扎实,热心投身科研事业,有空间成像组学、膨胀显微镜、病理样本成像、组织与类器官培养等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 3. 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论文,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能力; 4. 符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关博士后管理规定。相关规定网页:https://postdocs.bjmu.edu.cn/。 |
岗位待遇 | 1.薪酬福利:“博新”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4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博雅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30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国家资助B档博士后税前收入约28万元(含单位公积金);普通全职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入选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腾云博士后”项目的全职博士后将在其基础年收入上每年额外获得10万元资助。 在站满一年工作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博士后可享受博士后年终绩效。在站第3年的基本年薪提高2万元。导师为优秀博士后发放项目酬金。在站期间享受各类保险、公费医疗等职工待遇和工会会员福利。 2. 经费: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人才项目、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如国家资助博士后人员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国际交流计划(含引进项目、派出项目和学术交流项目)、医学部博雅博士后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3.住房:博士后按照进站入职时间可排队申请博士后公寓,租住公寓者按照市场价缴纳房租。按照博士后类型享有不同的优先分配权。 4.户口:非京籍博士后可将户口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集体户。博士后出站满足落户条件的,其配偶、子女户口可以随迁。 5.子女入园、入学:符合属地子女入园、入学政策的博士后,凭全国博管办介绍信可以办理子女入幼儿园、上小学和初中。 |
应聘程序 | 1. 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mszhang@hsc.pk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 "博士后应聘 + 姓名"; 2. 综合考察应聘者材料,择优组织面试;初选通过后,邮件或电话通知候选人; 3. 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进站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
应聘材料 | 1. 个人简历,内容包括教育及工作经历、主要研究经历与内容、代表性学术论文、获得奖励等; 2. 自我陈述与研究方向介绍,包括博士后研究工作设想。 3. 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
联系方式 | mszhang@hsc.pku.edu.cn |
发布日期 | 2025-04-10 |
截止日期 | 2025-12-31 |
更多招聘机会,扫码关注医聘猫公众号,专属求职顾问推荐工作机会
